蒙古人传统教育孩子法则 请每一位蒙古人记住!
来源:个人图书馆-白桦树2008    2023-06-01 15:58:51

什么是儿童传统文化教育?当我们为“教育”一词加上“儿童传统文化”的限定语时,应该明确我们的事业不是为了培养某种特定功能的学生,仅仅是期望孩子可以在经典的生活世界中,悠游自得,开启德性慧命。


(资料图)

乌达木之小白兔 音乐: 网络歌手

我们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是灵根再植,这种教育可以是对功利导向的当下的现代教育的一个补充和松绑。在接受现代教育同时不能忽略蒙古传统教育法则。

父母是孩子一生最好的老师

学会结交朋友,学会彼此帮助

蒙古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传统家训文化的民族。从千百年前的蛮荒时期开始,蒙古族家庭中已经形成家训文化。从阿阑豁阿五箭教子到诃额仑几次针对铁木真的行为进行训斥再到唆鲁禾帖尼治家管教诸子的典范。无一不传授着团结、友爱、和睦、宽容的核心价值观。以古言为依据,以古训为例,史籍中记载的优秀家训故事以及生产生活中的积累充满哲理性的箴言、谚语、民间故事是蒙古族家训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蒙古人在孩子的脚可以踩到马镫时教其骑马,锻炼胆识。蒙古族家庭崇尚《良好的家训》,在家庭中不仅父母、长辈有教子职责,邻里长辈也同样承担着该职责。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生命所在。“人有首、衣有襟”。蒙古人在家庭传统道德教育方面,首先热爱、尊重父母长者,热爱父母是培养孩子爱心的根本。这种教育基本上都渗透在日常的细节中,如:吃饭时,父母以及长者不入席,绝对不会让孩子们先入席,且首席位置是父母和长者的,孩子们不可以坐首席位置,另外,孩子们把第一碗饭用双手敬献给长者,父母动筷子之后,他们才能吃。蒙古人常说的一句谚语就是“六畜的前两只蹄踩过的地方,其后两蹄一定能够踩到”。这句谚语中六畜的前两只蹄,好比是父母,后两只蹄好比是子女,前两只蹄和后两只蹄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前者发生了错误,后者也会跟着出现错误。因此,父母本身的道德行为,对孩子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劳动是最好的教育。“学娇不如吃苦”。蒙古人从小让孩子放牧、捡牛粪、狩猎、赶羊群、收拾房屋,锻炼孩子的胆识和意志的同时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在生活方面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吃喝穿着方面坚持朴实简单。蒙古人十分重视培养孩子勤奋务实的精神,民间有“闲呆着不如琢磨点正经事”“只要劳动,就能啃上骨头”的谚语。“喝的水是阿尔山,养我的土地是金子”。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崇尚自然,因此,蒙古人在对其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时,遵循了自然法则,他们有意无意强化了孩子们的环境意识。在生活中蒙古人告诉孩子:烧火取暖时不去砍伐森林,烧牛、羊、马粪是为了净化草原,使草原生态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轨道;水是生命之源,因此污染江河、湖泊、山泉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大草原是我们的衣食之母,是生活的根源。蒙古族家庭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则是礼仪教育。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让孩子带着礼仪走向社会是每个民族都要遵循的传统美德,蒙古族家庭中父母常常以身作则,传授孩子从待客礼仪到各种传统习俗中的礼节。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细节其实最能反映家庭教育的好坏。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充满游牧色彩的家训文化熏陶充满游牧色彩的家训文化熏陶着一代蒙古人,从而也造就了一个民族的具体形象与性格。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蒙古民族的文化传统。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可以说,好家风、好家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统筹 白音宝力高审核 乌日嘎新媒体编辑 张欣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27条传统蒙古儿童文化教育法则

1、蒙古人每天花半个小时和孩子交流,要让孩子了解家族成员和相关历史。

2、蒙古人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3、蒙古人让孩子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蒙古人会多听听孩子的声音!——用耐心、用爱心、用开心,心是长着眼睛的!

5、蒙古人不会为了提醒孩子,而总是揭孩子的伤疤。

6、蒙古人会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

7、蒙古人不会总对孩子一本正经,要多和孩子一起欢笑:因为笑声能让孩子更加热爱生活;引导孩子积极、轻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蒙古人给孩子讲故事很有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9、蒙古人不会把当年未曾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想让孩子去实现。

10、蒙古人关爱孩子,但适当时候适当的惩罚也是需要的,不要护孩子的短。

11、蒙古人以为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12、蒙古人会结合孩子的表现,每天思考至少一个关于孩子成长的问题。

13、蒙古人对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培养幼儿高雅的审美情趣,注意引导、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非常有益的。

14、蒙古人会注重培养孩子的善心。

15、蒙古人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16、蒙古人不会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17、蒙古人常换位思考!对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长应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话,我将会怎样?

18、蒙古人会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同时给一定的压力和责任!

19、蒙古人从来不说孩子比别的孩子差。

20、蒙古人绝不用辱骂来惩罚孩子。

21、蒙古人在孩子做的事情中,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特点。

22、蒙古人不会吓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胆小、怕事。

23、蒙古人不会当众批评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4、蒙古人不会对孩子过分严厉。以免孩子惧怕、害羞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面善心恶的性格。

25、蒙古人也不会过分夸奖孩子。以免孩子养成“沽名钓誉”的不良习气。

26、蒙古人不会暗示孩子做不良的事。比如,打架一定要打回来、自己的东西不给别的吃、乘车不购票等。

27、蒙古人会让孩子正确树立心目中的偶像。

Copyright   2015-2022 南方玩具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21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

回顶部